换热芯体,作为现代热交换技术核心,以高效、耐用、易维护等特性,在热交换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广泛应用于家庭新风、工业尾气处理、农业温室换气等场景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基础、结构、原理及产品特色。
一、基础介绍
1. 产品定义
换热芯体是一种高效新型换热器,通过金属板片作为热交换介质,实现两股气流之间的能量交换。它具有传热快、换热效率高、寿命长、风阻小等优点,是气-气热交换的理想选择。
2. 适用范围
换热芯体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热交换的场合,包括但不限于能量回收型新风机、热能回收烘干设备、工业尾气冷却设备、农业温室换气设备、畜牧业换新风机、节能除湿机、机房机柜隔离散热设备以及风冷冷却设备等。
3. 结构组成
换热芯体由金属板片经过冲压、拉伸、剪切等工序制成所需形状,再经压接、壳体组合、灌封等工序,最终组成具有多个独立薄矩形通道的成品。这些通道被分为两组,分别容纳两股进行热交换的气体,通过金属板片进行热传递,实现能量交换。
4. 材质、厚度、耐温及耐压
换热板片材质:根据需求,换热板片可选用光箔、亲水铝箔、环氧铝箔、憎水铝箔等拉伸强度较高的金属薄片,特殊情况下也可选用铜箔、不锈钢箔。
板片厚度:板片厚度一般在0.1~0.2mm之间,厂标厚度为0.13mm,其他厚度需定制。
框架材质:框架可选用有花镀锌板、无花镀锌板、镀铝锌板、不锈钢板、铝板、钛金板等,厚度一般在0.7mm~1.5mm之间。
密封材料:采用国际品牌的密封胶,具有寿命长、强度高、韧性好等特点,且符合环保要求。
耐温耐压:换热芯体的耐温和耐压性能因材质和厚度而异,需根据具体使用条件进行选择。
二、工作原理
1. 气体流向与理论换热效率
换热芯体根据气体流动形式可分为顺流、逆流、交叉流、交叉逆流四种形式,每种形式对应不同的理论最高换热效率:
顺流:两股气流同方向流动,理论最高换热效率约为50%,不推荐采用。
逆流:两股气流逆向流动,理论最高换热效率可达100%,但实际产品由于结构限制,无法实现理想中的逆流换热方式。
交叉流:介于顺流和逆流之间,理论最高换热效率约75%,性价比相对较高,推荐换热效率40%~55%。
交叉逆流:效率取决于气流角度,最高可达90%以上,使用时需注意气流方向。
2. 换热效率计算
换热效率是评价换热芯体性能的重要指标,计算公式为:换热效率 = 热回收温差 / 换热总温差。风量越大,换热效率越低。
3. 气体阻力(风阻)
气体阻力指气体通过换热芯时造成的阻力,与通风量、板片材质、换热芯类型、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根据配合的风机风量、风压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换热芯。
三、产品特色介绍
1. 点状支撑
为增强板片的支撑力,换热板片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了一个点状拉伸,板片间点状支撑相互对齐,从而增强了板片的耐压强度。
2. 换热板片类型
光面板片:外形美观、产品规整度高、通风阻力小,适用于家用新风换气、隔离热交换等场合。
花纹板片:传热系数高、强度高,适合商用新风机组、余热回收等大风量、大风压的场合。但相应的风阻也会有所上升,且影响换热芯的规整度。
3. 密封材料选择
提供普通硅酮胶、高温硅橡胶、EPE密封胶三种材料选择,各具特色,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。
4. 芯体框架与拉手设计
芯体面板可选用覆铝锌板、镀锌板、不锈钢板等材质。内凹隐藏式拉手面板设计,美观且生产成本低,不影响换热芯装配。
5. 锯齿状定位槽
侧板及立柱配有锯齿状定位槽,确保每张板片间距一致,增强换热板片平整度。
6. 特定形状换热芯体
六边形交叉逆流式:个性化设计提高换热效率,减少风阻。
长方形逆流式:适用于特定空间布局,优化换热流程。
正方形叉流式:结构紧凑,便于安装与维护。
四、结论
换热芯体作为高效热交换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基础介绍与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和应用该设备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了解其结构、材质、工作原理及特色产品,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换热芯体,实现高效节能的热交换过程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,换热芯体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